全国已有21城发布房价"限跌令"!为何限跌?对砂石行业有何影响?
前言
2021年下半年,楼市面临的下行压力前所未有。近期,多个地方继续出台房价"限跌令"。不久前,国家还在大力调控房地产,保证"房住不炒",遏制房价暴涨以满足老百姓的刚需购房,但转眼还没来得及为房价下降叫好,为何就出台了"限跌令"呢?"限跌令"会导致房地产减速吗?,对砂石行业会有何影响呢?
一、楼市出现限跌令
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21城发布了"限跌令"。其中有的城市是直接发布行政命令,有的则是通过约谈房企,限制恶意降价,否则就不给予网签的方式。
这些城市包括沈阳、岳阳、昆明、唐山、江阴、鄂州、张家口、株洲、永州等。除了沈阳、昆明等个别城市外,绝大多数都是三四五线城市。
到底什么是"限跌令"呢?比较正式的说法是实际成交价格不得低于备案价格的90%或85%,还有就是如果降价销售,还需要提前备案,并且周期一般为6个月等,举个例子,例如无锡一个新房楼盘的备案价格是2万/平,如果规定成交价格最低是备案价格的85%,那么这个楼盘的最低成交价是1.7万/平。
据中国砂石网获悉,11月15日上午,国家统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的变动情况,环比总体延续略降态势,同比涨幅继续回落。
52个城市新建商品房价格环比下降,64个城市二手房价格下降
从环比来看: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4%,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环比分别下降0.5%、0.4%、0.6%和0.2%。二、三线城市新房和二手房销售价格均下降。
从上图看来,监测的70个城市当中,10月份52个城市的新建商品房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64个城市的二手住宅房销售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从目前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二手房价格继续下滑的意愿依然很强烈。
二、房价为什么会跌
我们首先搞清楚,房价为什么会跌?
一方面是因为房价太高了,存在泡沫,炒房资金撤出去了,炒不动了,房价就会回归合理的价格。当刺激楼市、大规模放水已成为过去式,人口增量难以支撑楼市需求的三四线城市,房价会下跌。
"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作为地产行业长期流传的判断依据,上述规律经常用以评判一个城市的地产市场。
从政策上看,出台"限跌令"的都是三四线城市,因为目前房价下跌的主要也是这些城市。2014-2018年,大规模棚改叠加"去库存",三四线城市建设了很多房子,现在优惠政策退出了,部分三四线城市房价下跌也在情理之中。
从人口上来看,"限跌令"背后也折射出我国的人口问题。此次出台"限跌令"的城市,换言之大部分房价下跌的城市,就是人口明显减少的城市。
在人口强劲流入的城市,地方政府至今都在为房价过热而头疼,甚至为房价过热出台二手房指导价。比如今年,上海、深圳、广州等11个城市陆续发布了二手房官方指导价。
但也并不是所有三四线城市的房价都处于下跌区间,经济发达地区的情况完全不同,比如最近出台二手房指导价的浙江衢州和刚刚发布"限房价、竞地价"的浙江金华。
广东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坦言,当下楼市重心已开始向都市圈转移,包括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等几大都市圈,以及9个国家中心城市在内的核心区域,正在成为楼市供应和需求的有效区域,占新增供需的比例越来越大。
"人口跟着就业走、就业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规划走。当人口越来越向都市圈和中心城市迁徙,楼市有效需求的区域重心也在变化。"李宇嘉说。
另一方面,前些年不少房企盲目扩张,负债率太高,遇上今年国家大力调控房地产行业,资金链压力过大,只能大幅降价出售。
2021年7月底以来,中央多次召开会议表态房地产市场调控,接连出台了近20条相关政策,内容包括房地产金融调控收紧、推进保障性住房体制、加强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两集中"土拍规则调整等内容。
地方积极响应,调控政策密集出台,截至目前已有超30个城市累计发布超60条房地产调控政策,政策不仅覆盖限购、限贷、限售、房地产金融、二手房成交参考价格等方面,同时涵盖加强住房品质管理、优化调整土拍规则、加强住房保障等。
八部门《关于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中的重点整治内容数据来源:中指数据CREIS,中指研究院综合整理
近期部分城市房地产调控政策汇总表
数据来源:中指数据CREIS
房价调控已历时数年,尤其是今年以来,调控持续加码,房屋贷款收得紧紧的,其调控效果也是很显著的,大多数地区的房屋量价都止涨回跌,尤其是三四五线城市,房屋交易降至冰点。
这也导致了一个问题,就是房地产资金链承压过重。房地产可以说是一个"负债累累"的行业,盖房一般都是先借钱,再用卖房的钱来还款,然后再借再盖。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是从项目融资开始,经过项目开发及交付使用,再到销售回款,然后支付外部融资成本的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一旦银行贷款收缩,企业自有资金不够用,同时又没有销售回款或新资金流入的情况下,房企的资金链极易断裂。今年暴雷的恒大、绿地等就是资金链断裂所致。
于是,很多岌岌可危的房企为了自救,只能降价甩卖甚至亏本销售,能收回多少钱算多少,先把资金链给接上。
三、限跌令出台原因
房企恶性降价大量抛售房子,再加上年底临近,市场兑现需求增大,流动性本就不好,容易形成"踩踏式抛售"的风潮。近期的"限跌令",目的仍是维稳,并不是不让房价下跌,而是防止房企为求生而胡乱降价、扰乱市场秩序的"倾销"行为。
前期国家调控房地产,并不是想让房价大跌,而是抑制房价上涨,因为房价不断上涨,吸纳了较多的货币,同时挤压了居民消费。只要把炒房客打击掉,刚需会使楼市动态平稳,以小跌或不涨的方式,等待居民收入增长相匹配。
但如今房价出现较快和较大幅度的下跌,本身也是不符合调控目标的。房价如果出现大跌,可能会出现部分业主断贷发生(你一直还贷款就一直亏,断贷只亏首付),银行坏账率会大幅上升,银行业如果发生风险,又会传导至实体经济,引发一连串不良反应。
发布限跌令的最终目的,不是要让房价重新上涨,而是为了稳定整个市场,保障地产行业的稳定。对于有些房价收入比太高的地方,以及当地经济发展不足于支撑当前房价的城市,未来中期下行也是必然,限跌令只能减缓下跌或者说避免快速下跌,最终房价还是会由真实的供求关系决定。
其实国家政策也是边走边看、随风而动的,躁动了就压一压,过冷了就放一放,无论是限涨还是限跌,都是因地、因时制宜的阶段性举措。其实顶层意图很单纯,就是在"房住不炒"的同时,还得稳。
最近盛松成在演讲中也谈到,"我们已经看到调控在边际上有所放松,但是我觉得房地产调控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不会再回到原来的老路上去,在这一点上房地产企业不应该抱有幻想。"
另外,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其实很多地方政府并不愿看到房价下。因为目前很多地方对房产的依赖度比较高,不论是经济还是财政对房地产的依赖度都比较高,如果短期内房价下跌,楼市成交量下跌了,开发商拿地的积极性就减少了,开发商开发楼盘的积极性也会减少,如此一来,地方的经济增速以及财政收入都会受到影响,这也是很多地方推出限跌令的重要原因之一。
房地产信贷现边际宽松迹象
除了限跌令之外,房地产行业还迎来了政策方面的另一重利好。11月9日,多家媒体报道称,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于当日举行房地产企业代表座谈会,招商蛇口、保利发展、碧桂园、龙湖集团、佳源创盛、美的置业等公司近期均有计划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
随后11月11日,保利发展披露了2021年度第四期中期票据发行文件,本期票据发行金额为人民币20亿元,债务融资工具期限为5年,发行日为11月15日至11月16日。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显示,发行人计划将本期中期票据募集的20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到11月12日,招商蛇口也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公告称,将在银行间市场发行30亿元中期票据,其中3年期和5年期发行规模均为15亿元。招商蛇口同样表示,本期中期票据募集所得资金将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除了保利发展、招商蛇口,在12日,厦门市属国企建发集团也公告称,拟发行2021 年度第五期中期票据。本期基础发行规模为5亿元,发行金额上限为15亿元。
这几家房企发行中票,信号意义比较强。去年以来,关于房地产企业融资的红线很多,融资形势很紧张,前段时间,金融管理部门多次表态之后,房企的融资形势有所改善,近期多家房企中票发行也表明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在边际上有所改善。与此同时,大约20个城市下调了房贷利率,青岛、中山、泰州、郑州、广州、佛山等城市,开始正常批贷办手续。
而后,央行发声,坚决遏制金融服务业领域的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银保监会同步发声表示,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遏制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倾向,健全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众多政策面利好消息,使得今年最惨板块之一的房地产地产板块久旱逢甘霖,银行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的通道有被打开的迹象。对于房地产行业以及整个产业链都带来了一丝暖意。
房地产减速不能放任,砂石等行业均有波及
为什么房价不能够下跌过快?对于正在还房贷的人来说,房价下跌过快容易引发"断供潮",由此导致银行增加大量坏账,一旦坏账数额超过自身承受能力,那么银行也会破产倒闭。因此"限跌令"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不允许房价下跌,而是防止房价"乱跌"。
那么房地产行业如果陷入混乱,发展减速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如果房地产行业萎缩,对于砂石、水泥、混凝土以及其产业链上游相关产品也会有所影响。
2021年即将迎来尾声,在"维稳"信号持续释放,"限跌令"快速铺开的形势下,楼市已经出现"暖阳"。而这样的利好能否持续,让房地产产业链的砂石、水泥、混凝土等行业迎来曙光,砂石行业又能否再次迎来火爆的订单潮,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凡本网注明“来源:砂石装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砂石装备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bauma CHINA 202433万m2展览面积3,542家参展商281,488名专业观众海外观众占比超20%众多全球新品集中发布11月26—29日,bauma CHINA 2024(上海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矿山机械、工程车辆及设备博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这场阔别四年的工程机械行业风向标盛会,以展览...
2024-12-03 13:57:23
距离展会开幕还有 22 天!bauma CHINA 2024(上海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矿山机械、工程车辆及设备博览会)将于11月26-2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作为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盛会,本届展会展览总面积达到33万平方米,吸引了来自全球1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400余家国内外标杆企业与超20万全球买家参展参会...
2024-11-04 18:54:41
距离展会开幕还有 29 天!一个月后,群英汇聚上海滩,世界工程机械行业新业态、新产品、新技术将通过bauma CHINA集中呈现,融合聚变。bauma CHINA不断拓宽的国际“朋友圈”表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科技创新离不开世界,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需要中国。.bauma CHINA 2024.时间:2024...
2024-11-01 11:07:34
2024年10月22日,在巴伐利亚州副州长兼经济部长艾万格先生的见证下,德国慕尼黑博览集团与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机械行业分会以及中工工程机械成套有限公司在北京就共同举办bauma CHINA(上海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矿山机械、工程车辆及设备博览会)续签十年合作协议。德国慕尼黑博览集团由集团双...
2024-10-25 08:46:51
距离展会开幕还有 40 天!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不以日月为限。时隔四载,工程机械行业的国际盛会bauma CHINA即将再启大幕!自今年8月展会观众预登记开通以来,已有130+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积极预约参观,大家期待能再度在bauma CHINA线下重聚,目前预登记观众人数已经超越同期。新品·趋势,交流·合作,热情·...
2024-10-17 18:09:04
超过3400家国内外参展商已摩拳擦掌、蓄势待发。两周后,bauma CHINA 2024的展商进馆大幕即将拉开,33万平米的国际工程机械盛会即将“聚光”铺就。11月26-29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期待与你相遇!如何使用展会小程序快速检索目标展商?.01 分类浏览 多维筛选.点击【展商名录】可按10大展示主题分类浏览展...
2024-10-17 18:06:51
bauma CHINA 2024(上海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矿山机械、工程车辆及设备博览会)将于11月26-2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观看展会预告片·baumaCHINA工程机械展,赞61本届展会展览总面积达33万平方米,主题为“追光而遇 万象生辉”。届时,来自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的3400多家参展企业与15...
2024-09-02 11:26:05
bauma CHINA 2024观众预登记 现已全面开启!长按扫码,立即预约观展 !!工程机械行业的全球瞩目盛事bauma CHINA 2024将于11月26-2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重磅上演!诚邀全球工程机械人共聚这场技术碰撞和交流盛会。立即参观预约,享多重福利免费参观11月15日前,完成观众预登记,立省50...
2024-08-05 21:40:44
二月二,龙抬头;春龙昂首,万象更新。 历经筑底蓄力,2024年工程机械行业有望迎来拐点。作为周期性行业,2016年为上轮周期起点,以8年为更新周期,行业将在今年进入更新需求高峰。在当前“稳中求进”的主基调下,相信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仍然是一个动态的全球最大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作为全球瞩目的工程机械盛事,bauma CHIN...
2024-03-12 09:24:48
作为享誉全球的工程机械展德国bauma在中国的延伸,bauma CHINA早在2002年正式登陆中国。从第一届展会的400家展商、30000名观众,到现在的3000多家展商与20万观众,无论是二十年的“时间”,还是30万平米的“空间”,里面有着太多的故事。而这些和展览会相关的故事,见证着工程机械行业发展过程中,人们面对...
2023-10-31 14:23:17
主营:破碎机
主营:破碎机
主营:破碎机
主营:破碎机
主营:破碎机
主营:破碎机、制砂楼
主营:破碎机
主营:破碎机
主营:筛网、筛机配件
主营:破碎机
主营:制砂机、筛分设备
主营:破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