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备信息张家口制砂机厂家供货的简单介绍

张家口制砂机厂家供货的简单介绍

来源:互联网 2022-01-23 01:16:33

2021年,活跃在燕赵大地的文物考古工作者砥砺奋进,在追寻人类历史本源,探索河北古代文明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12月23日至24日,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21年考古业务汇报会在石家庄举行,十余位考古项目负责人按照遗址年代早晚顺序,依次发布河北考古的最新成果。

张家口制砂机厂家供货

三维建模

亮点一

后沟遗址群发现多个古人类活动文化层

河北阳原泥河湾早已成为世界著名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和第四纪研究的圣地,今年,河北考古人在泥河湾的后沟遗址群又有重大发现。

昨天,该项目考古领队、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法岗介绍说,后沟遗址发掘揭露了泥河湾盆地东缘中更新世的完整地层剖面,该剖面厚度超过15米,底部时代稍早于BM界限(78万年),顶部在26万年前后。其间发现多个古人类活动文化层,基本上构建起该区域中更新世古人类文化序列的框架,成为泥河湾盆地早期人类演化文化序列中的最后一环,也是直立人向早期现代人转变的关键一环,有力证明了东亚地区早期人类的连续演化和发展。发掘获得了不同阶段丰富的石制品、动物化石,为研究中更新世时期古人类的文化面貌、石器工业与技术提供了基础资料。中更新世完整地层序列的揭露,对探索华北地区认识了解早更新世末期以来华北地区环境的演变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张家口制砂机厂家供货

金代房址

亮点二

“河北第一城”现身崇礼邓槽沟梁遗址

今年12月1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了国内5项重要考古成果,其中就有河北邓槽沟梁遗址。

邓槽沟梁遗址位于张家口市崇礼区高家营镇大水沟村周边阶地上。2021年4月至11月,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崇礼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对该遗址继续发掘。发掘地点位于遗址东南瓮城,发掘500平方米,发现遗迹11处,出土陶、石、骨、玉质文物76件。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邓槽沟梁遗址项目执行领队王刚介绍说,本次发掘解剖城墙1段,揭露瓮城1座,清理房址2座,灰坑5个,灰沟1条,窑址1座。发现遗物有篮纹罐、绳纹罐、豆、骨器、石器、玉器等。陶器以夹砂为主,泥质较少;纹饰以绳纹最为常见,其次为篮纹,素面,附加堆纹等。骨器多为骨簪、骨锥、骨环,石器有石斧、石球、石片、石镞等。玉器为玉环、纺轮等。

王刚表示,本年度发掘工作基本揭露了瓮城面貌及出进通道,厘清瓮城结构,构建方式,确定瓮城的营建、使用及废弃时间;对城墙进行解剖,厘清了城墙修建方式及与瓮城相对早晚关系;了解了城内堆积情况等。出土遗存与老虎山文化相近,为研究张家口地区史前时期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新的材料,有助于加深对冀西北地区文化发展序列的认识。“该遗址延用时间长,年代距今8000年至4000年,文化面貌丰富。发现的龙山晚期石城,为河北省首次发现,堪称河北第一城,意义重大,其性质应是区域性的中心聚落。”

张家口制砂机厂家供货

唐代窖穴

亮点三

行唐故郡遗址又有新惊喜

故郡遗址位于行唐县故郡村,2015年-2020年考古发掘确定,遗存主体年代为东周时期,自春秋晚期延续至战国中期,为早期鲜虞——中山国的代表性遗存之一,文化面貌具有明显的北方戎狄族群特色,同时又深受华夏系统文化的影响,对研究东周时期戎狄等北方族群的华化进程乃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行唐故郡遗址的考古工作主要围绕二号车马坑周边相关遗存和故郡城址内部区域开展,累计发掘1200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时代后岗一期文化灰坑1座,春秋晚期灰坑及灰沟各1座、战国早期车马——殉牲坑(隶属M2)1座、杂殉坑1座(隶属M58)以及战国中期的陶窑1座、灰坑75座、灰沟2条。

“遗址出土完整或可复原器物有小件铜器、铁器、骨角器、海贝等100余件。新石器时代遗物主要为红顶碗。春秋晚期遗物有夹砂红陶乳足陶鬲和泥质灰陶豆等。战国早期遗物有镳衔、铜泡、节约、勺、泥质灰陶罐等。战国中期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陶器器型有碗、豆、釜、盆、罐、纺轮、圆形陶片以及板瓦、筒瓦、瓦当等建筑构件。”行唐县故郡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春长说,“环壕就是壕沟,我们推测当时的城不一定有城墙,环壕就相当于护城河。” 张春长介绍,考古队初步了解了故郡城址内部遗存分布状况及时代特点,其年代最早可至春秋晚期,为阐明城址的年代、历史沿革及文化内涵、城址与居址、墓地的相互关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发现了城,对研究当时的社会结构很有意义,可以进一步寻找它的文化内涵,也为以后的保护提供了思路和方向。”张春长也期待后续的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早日揭开行唐故郡遗址的面纱。

张家口制砂机厂家供货

正定开元寺南遗址出土坩埚

亮点四

正定开元寺南遗址野外考古圆满收官

开元寺为正定八大寺之一,从2015年起至今,开元寺南遗址考古发掘每年都会给人们带来新惊喜,也为今人复原了一幅千余年前正定古城居民的生活图卷。

正定开元寺南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陈伟表示,正定开元寺南遗址2021年度考古发掘,发现各类遗迹现象41处,出土遗物近400件,时代跨越北朝至明清,按照功用主要分为日常生活用具、建筑构件等几类。

陈伟介绍说,本年度考古发掘解答了前期考古中的部分谜团,比如宋金至明清时期民居街巷系统中,他们就发现这一带民居街巷系统有个动态变化过程,北宋时期的民居、商铺、作坊主要分布在城墙南侧,北宋前期这一区域主要是作坊区,后期则主要为商铺、民居。“今年我们发现了一处分布广泛的铜器制造作坊区,初步推断年代为北宋早期。由多个作坊组成,作坊均为棚式简易建。作坊地面密集分布有形状各异的灶址,可能与不同的加工环节有关,灶内发现有铜渣、煤炭遗存,作坊内发现有坩埚、石范、小件铜器等遗物。”陈伟说,同一时期隆兴寺的大菩萨正在铸造,在北宋早期同时出现了这么多与铸铜有关的线索,足以说明当时正定古城手工业的发达。随着岁月变迁,这片作坊区又成了商铺和民居,“这片商铺民居是否是作坊的所有者盖起来的,尚不得知,但足以说明这一带当年的繁华热闹。”

正定古城在唐五代时期是河朔三镇之一,自唐至明清一直作为州、府治所所在,是河北保存状况最好的古今叠压型城市遗址。陈伟表示,“几年来我们的考古,一直在寻找正定古城的脉络,每年都有新发现和新收获。如今开元寺南遗址的野外工作已告一段落,但正定考古还在延续。还将依托城市考古的特色和优势,继续与相关部门联手,开展考古进校园等公众考古活动,普及历史文化和考古常识。”

文 燕赵晚报融媒体记者黄蓥

图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来源: 燕赵晚报

凡本网注明“来源:砂石装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砂石装备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 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