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备信息关于山东矿用大型实验装备生产公司的信息

关于山东矿用大型实验装备生产公司的信息

来源:互联网 2021-12-31 19:03:10

□ 本报记者 王浩奇 高峰

关于山东矿用大型实验装备生产公司的信息

本报通讯员 顾梅 郑飞 马登杰

受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影响,加上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诸多矿山装备配套企业面临多重困境,发展乏力。然而,位于邹城市国家火炬智能矿用装备特色产业基地的山东天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河科技”)却高歌猛进,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并成功打入国际市场,2019年起,企业销售额连年翻番。今年前5个月,企业已销售矿用掘锚护一体机20多台(套),仅此一项销售额就接近1亿元。天河科技何以逆势突围?公司董事长田胜利一语道破天机:“靠的是持续不断地科技创新。”

靠创新掘得“第一桶金”

2003年的一天,兖矿总医院眼科医生田胜利作出了人生中最重大的一个决定——辞职创业。几天后,在邹城市设计院路的一个小院里,天河科技诞生了。

企业创始之初,一缺技术、二少资金,只能从单一的产品钻头做起,艰难求生。“钻头在业内属于比较低端的产品,属于典型的买方市场,销售压力极大。”田胜利回忆。为了开拓市场,作为董事长的他不得不兼职营销,长年背着钻头辗转于各个矿区,不知道受过多少白眼,吃过多少“闭门羹”。尽管如此辛苦,可一个钻头的价格却很快从120元掉到了30元左右,企业该如何生存下去?

田胜利在迷茫中摸索向前,终于迎来了发展契机。2007年,有一位客户提出,公司能否为掘进机提供超前支护,以保障工人和机械在巷道内工作的安全。田胜利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多方聘请优秀技术人员、买书自学、拜访专家……经过努力,终于在2009年研发出了让客户满意的机载超前临时支护装置。“靠这个单项产品,公司当年的销售额达到了8000多万元。”科技创新让他尝到了甜头。他逐渐意识到: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自己的“绝活”。

为企业插上创新翅膀

2011年,天河科技把研发的目标定在了“矿用掘锚护一体机”上。当时,这种设备在国内尚属空白,我国煤炭企业每年需花费大量的资金从国外进口。

关于山东矿用大型实验装备生产公司的信息

“外国人能造出来,咱也一定能!”在企业研发动员会上,田胜利立下了这样的豪言壮语。然而,技术创新并非易事,“矿用掘锚护一体机”的研发过程波折重重。“锚杆机精准定位技术等技术难点困扰了我们很久,后来想到,借外脑补自己研发上的短板。”田胜利说,企业和西安科技大学研发团队的合作,不仅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还帮他们开拓了新思路。随后,天河科技又相继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并成为安徽理工大学智能学院的实践基地。

2017年,天河科技耗时6年研发的高端智能产品“矿用掘锚护一体机”在北京展会上亮相。这个“大块头”的诞生,让井下巷道作业实现了“掘、锚、护”一体化、智能化、安全化,原来需要十几个人实施的作业,现在只需要三四个人通过远程操作就能完成,大大提高了井下作业的安全系数和生产效率,引得国内各大煤矿订单纷至沓来。

“我们的矿用掘锚护一体机实现了由机械化到智能化的飞跃,在地下800米的巷道中远程操作看得清清楚楚,这是产品受欢迎的重要原因。”田胜利说。目前,天河科技已在西安、济南、济宁设立了3个研究院,本部拥有科技人员27人,科研经费占比达到12%,“科技”二字成为企业发展的精神内核。

创新离不开政策引导扶持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好的政策环境和地方政府的倾力帮扶。”天河科技技术中心主任赵美说。近年来,邹城市科技部门抽调精干力量到企业进行“一对一”服务,为天河科技定制了9项帮扶政策,几乎涵盖了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目前,天河科技入选济宁市“人才飞地”,建有山东省煤矿综掘面防护装备工程实验室和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等省级创新研发平台。

一系列的政策扶持和平台建设为天河科技提速发展铺平了道路。近年来,公司先后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2项,累计获专利授权63项,5项产品被认定为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3项成果被中国高技术企业发展评价中心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创新成就梦想,科技引领未来。”今天的天河科技已经成为国内煤矿巷道创新装备研发的领军企业,主营产品涵盖煤矿智能高效掘进技术与装备等五大系列,产品顺利打入中煤、中国铁建、神华等大型集团公司,并远销俄罗斯、土耳其、格鲁吉亚等国家。2020年公司销售收入实现1.26亿元,预计今年可达到2.5亿元。

作者:王浩奇

来源: 大众日报

凡本网注明“来源:砂石装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砂石装备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 申请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