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林占熺在查看农户种植的菌草鹿角灵芝生长情况。
资料图片
“完成了闽宁镇菌菇发展任务,凌一农计划悄悄离开。但他推开大门,竟来了一群送行的村民,手里拎着东西,眼里饱含不舍。”这是电视剧《山海情》中的一幕。
剧中人物凌一农的原型,正是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他是菌草技术的开创者,多年来,林占熺一直奋战在科研和扶贫一线,不仅帮助数以千万计的农民种菇脱贫,还在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作出巨大贡献。
菌草技术是“以草代木”发展起来的中国特有技术,实现了光、热、水三大农业资源综合高效利用,植物、动物、菌物三物循环生产,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结合,有利于生态、粮食、能源安全。
“我们在敲开一扇新的大门”
上世纪80年代,很多地方掀起栽培食药用菌的热潮。然而,栽培食药用菌离不开树木,随着产业发展,树也越砍越多。
1983年初春,林占熺随福建省科技扶贫考察团来到龙岩长汀。看到汀江流域两岸景况,他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用草来代替树木栽菇呢?
然而,当时没有现成的经验,也没有研发资金与设备,林占熺凭借的只有一腔热血。他从山上砍了芒萁等野草回来,用饲料粉碎机粉碎做成培养基;从废弃的自行车上取下钢辐条,磨光之后作为接种针;自制上百个瓶子,用来记录不同基料和菌种的比例……经过1000多个日夜的奋战,1986年,第一朵草基香菇长了出来。他兴奋极了,“我们在敲开一扇新的大门”。
林占熺把可用作食药用菌培养基质的草本植物起名叫做菌草。他介绍,菌草技术直接减少了木材砍伐量,仅“以草代木”种植香菇一项,全国每年就可少砍树木2000万立方米。如今,菌草已成为一项新型交叉研究领域的新类别,成为一类新开发利用的农业资源。
技术有了,怎么让它走进田间地头?在农业专家对这项技术研究鉴定通过后,林占熺第一时间办起了栽培培训班,“村里条件简陋,有时候晚上我就睡在仓库里。肥料味道熏人,还有小虫子往身上爬,可是一听到粉碎菌草的声音,我心里就舒服得很。”
“要帮助当地农户改善生活”
1996年,在一个培训班上,林占熺介绍的菌草技术让宁夏彭阳县委领导眼前一亮。那一年,正是福建与宁夏结成对口帮扶的第一年。
“我是主动申请去彭阳县的。”林占熺说:“此前我帮扶过与其相距不远的陕西彬县(现彬州市)。当地农民利用窑洞种蘑菇很成功。”
到了彭阳县,林占熺的心揪了起来,“当地农户劳作一年只能生产一两百公斤的土豆,除此以外没有别的收入。”他下定决心,“要帮助当地农户改善生活。”
当天晚上,林占熺顾不上吃饭,打着手电,一头扎进了农民的窑洞。“窑洞面积有多大,保温保湿条件怎么样,通风排气状况如何,会不会影响菌菇的质量,这些信息必须掌握。”他说:“第二天要签订对口帮扶协议,我得先了解清楚,才敢签这个约。”
就这样,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一次联席会议上,菌草技术扶贫成为重要项目之一。
“工作进展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这里山大沟深,农民大多以小麦玉米为主食,连蔬菜都不常吃,哪知道什么蘑菇。用废弃的玉米秸秆能种出蘑菇,大家都不太相信。”林占熺说。
随后,他在古城镇小岔沟村挑选了27户农户,利用废弃的窑洞和简易菇棚,用玉米秆和小麦秆栽培蘑菇。半年内,参加试验的农户,每户收入达2000元。收入最高的农户,在不到50平方米的菇棚里种平菇,纯收入达1万元,比种植27亩小麦的收入还高。
“最高兴的就是学生能够学好本领”
在林占熺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个地球仪,这是学生们送给他的教师节礼物。地球仪上,已经推广了菌草技术的地方都被贴上了标识。
目前,菌草技术不仅推广到国内500多个县区,还被推广至全球100多个国家。“作为老师,最高兴的就是学生能够学好本领,为菌草产业发展作贡献。”林占熺说。
从2007年拜读于林占熺门下,到后来成为菌草科研团队的一员,李晶见证了学校菌草研究所从几间实验室发展成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林老师全身心都扑在菌草事业上。”李晶说:“许多学生毕业后主动要求留下来,大家真心认可、真心热爱这份事业。”
林占熺注重言传身教,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为了观察菌菇生长情况,他干脆住在菌棚里,每晚一户户看蘑菇;为了销售菇农生产出的蘑菇,他带着队员跑遍了全国主要蘑菇市场……“身体力行、冲锋一线”,这是学生们对林老师的一致评价。
多年来,林占熺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变化,他心心念念的,永远都是菌草。一名队员从西藏发来照片,他看到在枯萎的草丛中,有一束草还是绿的,就让队员把草带回来研究;在福建的一个小村子里,他看见溪水里有一株草长得特别茂盛,就赶紧下水把草带回来……
虽然已经78岁,但林占熺想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菌草生态治理、菌草菌物饲料、生物质能源与新材料开发等等。“这一辈子能与菌草结缘,我很幸运。能为减贫事业作贡献,我很满足。”林占熺说。
凡本网注明“来源:砂石装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砂石装备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5月15日,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2025 CICEE)即将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届时,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1600家参展商,将在30万平方米的展区内陈列超2万件展品,涵盖工程机械全领域前沿技术和产品。目前,众多展商已蓄势待发,期待在这个推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交流与合作的超级平台上一展风采。...
2025-04-17 08:31:38
在璀璨初夏的五月天,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将于5月15日至18日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华丽启幕。作为一颗迅速崛起的璀璨新星于世界工程机械展会之林,长沙展在规模之宏大、观众之众多、世界50强企业参展数量之多及影响力之广上,已可与全球三大工程机械展并驾齐驱,共绘辉煌。展会前夕,我们有幸专访了合肥长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的...
2025-04-17 08:30:36
湘江潮涌,岳麓风扬。当2025年的第一缕晨曦掠过长沙的钢铁丛林,这座“工程机械之都”已悄然完成蜕变——30天后,全球智造的聚光灯将在此定格。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2025 CICEE)进入30天倒计时,万事俱备的长沙,正以开放的姿态、创新的心跳与绿色的呼吸,向世界发出邀约:共赴智造巅峰,见证未来启程!蓄势:一座...
2025-04-16 09:13:26
控制器被称为工程机械的核心大脑。在湖南长沙,活跃着一家极具影响力的企业 —— 长沙硕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它是湖南省唯一获授牌的工程机械专用控制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十余年来,硕博电子始终专注于特种装备智能电控技术领域,秉持 “品质成就智能特装” 的核心价值理念,持续深耕技术前沿创新探索,为工程机械、矿山设备、新能源车...
2025-04-14 17:20:09
2025-04-11 来源:CICEE 作者:编辑部在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加速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和市场规模优势,持续引领行业技术革新。5月15-5月18日,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CICEE)即将开幕,展会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展览面积30万㎡,预计参展企业...
2025-04-14 09:14:17
- 2025CICEE-从技术突围到全球布局高端人物专访湖南优钻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申德义一、技术革新:以创新驱动行业突围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技术革新已成为企业实现突围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湖南优钻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和持续的创新投入,在技术突围之路上稳步前行,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宝...
2025-04-10 17:13:03
抢占前30席位,赢超燃礼遇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展会而是一张属于你的“未来工程机械版图”!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2025CICEE)盛会将启——这里没有旁观者,只有手握“机甲密令”的超级队长!当全球顶流的企业、高精尖的产品齐聚长沙你,就是这场硬核科技盛宴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者!“超级队长”计划——你的邀请码,是撬动行业人...
2025-04-01 10:44:33
2025CICEE大事件 摘要:突破时空界限,赋能全球贸易——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电子会刊《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一代工程机械、应急装备、矿山装备、农业机械》今日正式上线。 作为全球工程机械领域首个全产业链企业国际数字化展示平台,CICEE首批电子会刊集中展示155家全球领军企业的核心技术与产品,以智能...
2025-03-27 10:02:57
九九尽,春天临,一切美好,只是刚刚开始,所有期待,都会如约而至。bauma CHINA 2026(上海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矿山机械、工程车辆及设备博览会)招展全面启动!2026年11月24-27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将再度吸引世界目光,全球工程机械标杆力量集结,携手呈现行业新潮,诚邀全球伙伴共赴东方之约。bauma...
2025-03-12 09:08:20
bauma CHINA 202433万m2展览面积3,542家参展商281,488名专业观众海外观众占比超20%众多全球新品集中发布11月26—29日,bauma CHINA 2024(上海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矿山机械、工程车辆及设备博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这场阔别四年的工程机械行业风向标盛会,以展览...
2024-12-03 13:57:23
主营:破碎机
主营:破碎机
主营:破碎机
主营:破碎机
主营:破碎机
主营:破碎机、制砂楼
主营:破碎机
主营:破碎机
主营:筛网、筛机配件
主营:破碎机
主营:制砂机、筛分设备
主营:破碎机